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簡稱混凝土協會(Concrete Association of China),是中國建筑業協會直接領導下的全國性專業協會。協會成立于1987年4月,當時稱中國建筑業聯合會混凝土協會。1993年12月,隨著中國建筑業協會的成立,更名為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
混凝土協會的業務指導部門是建設部建筑管理司。作為行業協會,混凝土協會一直在各級政府和混凝土企業之間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1996年協會榮獲建設部先進社團的榮譽稱號。
混凝土協會團體會員有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山西、遼寧、黑龍江、江蘇(南京)、浙江、安徽、江西、山東、福建、河南、湖北(武漢)、湖南、廣西、廣東(廣州)、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省區市和冶金系統、鐵道系統等的混凝土協會共26家。擁有全國理事298家,會員1萬多家。
混凝土協會下設五個工作部,混凝土制品部、技術發展部、經營管理部、商品混凝土部、會刊編輯及信息部。
混凝土協會的主要工作:
信息交流 雙向溝通
混凝土協會在開展信息服務,溝通政府和企業方面是有傳統和淵源的。全國及各。ㄊ校┗炷羺f會均是在原混凝土情報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積累了較豐富的信息服務經驗,并擁有一批成熟的信息傳播媒體,目前除了會刊(全國建筑科學核心期刊)《混凝土》之外,還有22種內部報刊(訊)。這些報刊(訊)一直受到建設部及各地政府有關部門的好評,也受到廣大會員企業的歡迎。據初步統計,上述信息媒體一年的總容量達740萬字。
此外,協會還承擔一些政府委托的臨時性的工作。如曾受建設部建筑業司的委托,向全國轉發了討論文件《關于發展預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見》,并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這些意見成為建設部后來正式下發的重要文件《關于發展預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見》的修改依據。
推廣先進技術 提高行業素質
國家“十五”規劃期間,建設部重點推廣應用的10項新技術,其中有7項均與混凝土有關,協會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了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工作。這些新技術是:商品混凝土技術、新型鋼模板技術、高強混凝土技術、冷軋帶肋鋼筋的應用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大開間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和應用技術、外加劑及外摻料(F礦粉、硅灰等)的生產應用技術、養護節能及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等。
為提高全行業素質,協會通過會刊《混凝土》及各地的內部交流資料,大力宣傳國家法律法規,推廣新技術新工藝,通過各地專家學者,在理論和實踐上指導全行業向前發展。各地協會也緊跟國家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的推行,舉辦各類學習班、研討會、技術交流會等,對提高行業內人員的素質起了很大的作用。
對外交流 開闊眼界
建設部第二次社團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各社團要充分利用各自與國際的聯系渠道,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廣泛地與國際有關組織進行交流,向國際社會宣傳我國建設事業的成就,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本著這種精神,在中國建筑業協會大力支持下,我會近年來組團4次出訪考察。這些考察活動,給予行業技術進步方面的啟示是很顯著的。
盛況年會 凝聚人氣
全國混凝土協會每年召開一次年會,齊聚全國各地行業內的精英,交流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討論行業的發展方向,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建議,共商行業大事。協會近年還舉辦了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優秀企業家以及先進協會的評優工作,推動了混凝土行業的進步,深得業內人士好評。協會通過一系列活動,把本行業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奮斗,為本行業未來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加強服務 不斷發展
生命在于運動,協會在于活動。協會今后仍將本著“熱情服務,求實創新,團結協作,振興行業”的精神,搞好雙向服務,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正確引導行業自律,開展信息服務,當好雙向耳目,推廣先進技術,不斷提高行業素質,并在加強與國際同行業的交往方面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